A.共軛高分子開發與螢光化學感測材料研究
B.氮化碳量子點材料開發
C.RAFT可控制型活性聚合與刺激感應型高分子材料研究
D.嵌段雙親性高分子微胞與水凝膠材料及其細胞毒性研究
E.氮化碳/PbTiO3光觸媒複合材料研究
職員
實驗室助理:簡嘉儀
學生
博士班
四年級:拉許米爾 (Rashmiranjan Patra)
一年級:斯玉尼 (Aswini kumar Nath)
碩士班
二年級:王柏竣、林子竣、鄭廷柔(五年一貫)
一年級:張佑丞 (五年一貫)
碩士在職班
六年級:陳建琦
二年級:熊士輝、林秉翰、翁振杰
大學部
大四專題生:張宸珮、侯凱心、戴卉柔、游善筑、吳苡柔、梁雅筑
大三專題生:許喬甯、王永丞、標蘋瑩、吳奕妤、羅子涵、梁詠絜、潘冠羽、陳佑綸、吳伊敏、徐鈺棠
網管業務:王柏竣
財產設備:王柏竣
環安衛事務:林子竣
帳務業務:鄭廷柔
本實驗室創立於2010年2月,研究主題主要為共軛高分子開發與螢光化學感測材料研究、氮化碳量子點材料開發、RAFT可控制型活性聚合與刺激感應型高分子材料研究、嵌段雙親性高分子微胞與水凝膠材料及其細胞毒性研究和氮化碳/PbTiO3光觸媒複合材料研究,茲簡介如下整理。本實驗室迄今已指導二位博士生、三十多位碩士生和超過五十位大學部學生。
A. 共軛高分子開發與螢光化學感測材料研究-共軛高分子由於擁有高度溶解性、成膜性質和有利於製作加工性,在高分子發光二極體、記憶元件與高分子太陽能電池等高效率光電元件應用上,引起廣大的研究注意。本實驗室合成一系列含有不同芴(fluorene)、三苯胺(triphenylamine)、咔唑(carbazole)和二酮吡咯並吡咯(diketopyrrolopyrrole; DPP)為主體之線性及超分枝狀聚芴高分子,探討其分子結構(共軛性、推拉電子及分枝程度)與分子內/外能量或電荷轉移、光電特性(量子效率、熱穩定性、FRET、發光顏色調變)之關連性,並利用添加的陽/陰離子、胺基酸分子、ammonia氣體、H2O2和terpyridine或di(2-picolyl)amine分子產生螯合能量轉移或利用不同酸鹼pH值調控發光顏色等效應,使高分子螢光強度增強/減弱或波長紅/藍位移,以期應用在螢光化學感測器上。下圖為含有DPP分子的線性聚芴高分子因photoinduced energy transfer作用檢測Fe3+離子,因intermolecular proton transfer作用與F-離子產生螢光萃熄現象,此高分子具有多重螢光感應現象,下下圖為高分子在不同酸鹼值下的螢光發光情形,照片內數字代表其螢光量子效率大小。這些發光顏色和亮度與共軛高分子與待測物(陽/陰離子、proton、溶劑極性)之間發生能量轉移、電荷轉移、分子平面性改變有關,此顯示出我們所開發的共軛高分子在環境保護及水質檢測上具備極大的潛力。
B.氮化碳量子點材料開發-近年來,量子點由於擁有優越的光電特性,在偵測金屬離子和生物分子上受到廣大的研究興趣。但是由於量子點在穩定性和生物相容性上的缺點,使得量子點的實際應用受到很大限制。因此,爲了克服奈米粒子高表面能、易聚集等缺點,許多有機小分子和高分子被應用於量子點的表面修飾中。經由表面修飾過的量子點,不僅提高了穩定性和分散性,而且還可以通過不同有機物的修飾來獲得各種各樣功能性的量子點表面以及不同於單純有機物或無機量子點的光電性質。過去一般石墨型氮化碳量子點(g-C3N4-based graphene quantum dots, g-C3N4 GQDs)常以檸檬酸和乙二胺或尿素等多種反應物在高壓釜反應器下進行高溫高壓下的水熱法反應,再加以聚乙二醇高分子進行表面修飾,而本研究室跳脫傳統的合成方法,創新研發出僅以鄰苯二胺(o-phenylenediamine, o-PD)為單一製備石墨型氮化碳量子點的材料(o-GQD),不需添加任何其他反應物和表面修飾劑,在水溶液環境下反應兩小時,經由離心和透析純化之後,即可得黃橘光發光的石墨型氮化碳量子點,其化學結構示意圖及發光顏色如下圖。o-GQD在水和乙醇中量子效率分別為99和86%。
C. RAFT可控制型活性聚合與分子自組裝研究-由於活性自由基聚合技術(Controlled/living radical polymerization)具備合成方便性、可預測聚合反應程度和分子量性質、窄分子量分佈及多樣性的聚合環境與反應條件,近年來引起許多化學家廣大的研究興趣。目前的活性自由基聚合方法,主要可以分為原子轉移自由基聚合(ATRP)、氮氧化物調控自由基聚合(NMP)與可逆加成-斷裂鏈轉移聚合法(RAFT)三種。在這些自由基聚合技術之中,可逆加成-斷裂鏈轉移聚合法(RAFT)顯現許多值得注意的優勢,包括簡易的聚合程序、單體選擇和聚合條件的多樣性,甚至可以容忍過渡金屬等不純物的存在。本實驗室利用RAFT活性聚合技術合成含有較親水性4-acetoxy styrene和疏水性偶氮苯分子的光感應型團聯狀高分子,探討其高分子分子結構與熱性質、光學性質的相關性及自組裝行為研究。下圖為團聯狀高分子在THF: H2O之下呈現圓球狀微胞的分子構形。本研究室利用RAFT活性聚合方法合成不同分子結構的兩性(amphiphilic)團聯狀高分子,探討不同聚合條件、動力學、溶劑、濃度及熱處理之分子自組裝行為。
D. 刺激感應型高分子材料研究-溫度敏感高分子在單體內各具有一疏水官能基團和一親水官能基團,例如:聚異丙基丙烯醯胺poly(N-isopropylacrylamide, PNIPAm)為常見的溫度敏感型高分子,在鏈段中具有親水性官能基(C=O、N-H)和疏水性官能基,因此高分子隨溫度變化具有親疏水轉變的功能。PNIPAM其最低臨界溶解溫度(lower critical solution temperature, LCST)約在32oC,此溫度範圍是適合應用在人體的極良好生醫材料,在溫度低於LCST時,水是極佳溶劑,高分子為鏈捲曲且柔軟的型態,在生醫應用方面具有極大的潛力。當溫度高於32oC時,高分子親水性鏈段分子內氫鍵(C=O…H-N)作用力大於分子間氫鍵作用力,疏水性鏈段與水分子產生疏水特性,高分子結構收縮而脫水,變成不透明的雲狀物;當溫度低於32oC時,高分子可再溶解於水中,但再溶解速率一般較沉澱速率慢,此時高分子親水性鏈段(C=O、N-H)會與水分子形成分子間氫鍵,水分子大量分布於高分子結構中,高分子鏈段變得捲曲且柔軟的型態,展現極為親水特性(溶解度佳)。本實驗室利用自由基聚合合成一系列溫度或酸鹼敏感的高分子鏈段,可藉由共聚不同親疏水官能基高分子單體來調控LCST,進而提升實際應用的最佳效果。下圖為樣品穿透度變化和實際外觀照片。
E. 雙親性高分子微胞材料與細胞毒性研究-近年來,高分子微胞應用在藥物載體的研究上受人注目,主要是因為微胞的組成為雙親性共聚合物,包含微胞殼外的親水段及核心的疏水段兩部份,以自組裝(self-assembly)方式成為高分子載體。高分子微胞疏水段部份負責藥物的儲存,以物理吸附方式或化學鍵結方式儲存,親水段部分則負責微胞結構的穩定性,以及當作核心與外界環境的橋樑,使其成為一個有功能性的微胞。本研究創新和重點特色在於利用ROP開環聚合和RAFT聚合技術製備兩種新穎性雙親性嵌段高分子,其中聚乙二醇PEGA單元為親水段和ε-環己內酯(CL)-丙烯酸2-羥乙酯(HEAPCL)單元為疏水段結構,利用上述高分子自組裝成高分子微胞,藉以包覆阿黴素(DOX)藥物。在本研究室的預實驗中,我們以上述雙親性嵌段高分子(poly(PEGA-b-HEA-PCL))包覆DOX藥物,包覆藥量和包覆效率各分別約14.98–58.44 μg/ml和3.74–14.61 %。後續於MTT細胞存活率的實驗中,對纖維母細胞(3T3)及神經母腫瘤細胞(BE2-M17)進行觀察。下圖為雙親性嵌段高分子的DLS粒徑分析和TEM型態,微胞粒徑約127.2 nm。目前正在優化高分子微胞載藥率,預期這些雙親性高分子微胞能應用於藥物釋放和細胞毒化系統中。
氣相層析儀
高壓釜裝置
冷凍乾燥機
水分測量儀
靜電紡絲裝置 (Electrospinning)
紫外線可見光光譜儀(包含控溫系統)
螢光光譜儀
凝膠滲透層析儀
循環伏安儀
電變色光/電化學聯用裝置
離心機
黏度計
旋轉塗佈機
Gaussian高斯軟體
pH meter
旋轉濃縮機
真空乾燥系統
紫外燈裝置
真空烘箱
超音波洗淨器
電子天平
防潮箱
液態氮桶
研究計畫
得獎
歡迎對 有機光電高分子材料有興趣的研究所和大學部同學加入本研究室的行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