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智化材電子報
第23期 2018-10-09
您可點擊其他期刊瀏覽更多資訊

由大陸來元智就讀經驗,及後來取得倫敦大學學院入學的經驗/心得分享

  • 由大陸來元智就讀經驗,及後來取得倫敦大學學院入學的經驗/心得分享

 我對元智的記憶起於九月。四年前,独自一人求學台灣,灑灑脫脫就來了,什麼也不害怕。天朗氣清,惠風和暢,這是我對這片土地的第一印象,太適合生活了。

 初到元智,入眼即是可悅的佳木蔥蘢,爭茂的豐草綠褥,洋溢著一種安心的向上的氛圍。我在這裡生活學習,在這裡結識朋友,在逐漸成熟的年紀裡和社會更近距離接觸。

 大學生活像是一個微型社會,選擇多種多樣,有時候需要自己去思量——less is more。不管是在同一事物上消耗的時間,還是在同一時間內選擇的事物,並不是越多越好的。早些時間我也忙得昏天黑地焦頭爛額,想學的東西太多,課程排滿了時間表,被deadline追著跑,要惦記的事情太多了,就有一些顧此失彼得不償失。雖然人們更常說「人的潛力是無窮的,不逼自己一把永遠不會知道自己有多優秀」,但我以為「逼」這個字眼,總是帶著點極端的情緒,容易讓人消極,任何事情都還是量力而行為佳,在可控的範圍內,逐漸拓展實力,只要有意識去努力,結果是一樣的。後來因為想出國留學而專註於學習英文,但戰線拉得太長,人反而很疲憊,事後回想其實大多數時間是自己感動了自己,並沒有效率。我們在設定長期目標的時候,並不會期望自己一舉拿下,而是會將其分解成多個短期目標,逐一擊破,此時效率很重要,速戰速決是良策,不然會助長自身的惰性拖延症,陷入疲軟狀態。

 學校資源很豐富,從講座到圖書館,從老師到學長姐,多問多聽,會有幫助。社團類型也很多元,選擇喜歡的,不要多,不然真的很容易半途而廢。起先我也是有一腔熱血和好奇,參加了各式各樣的活動,但時間一長就難以權衡,最後說放棄就放棄了。

 自我約束可能是一個重要的關鍵詞,「沉者自沉,浮者自浮」。課堂不再有強制性,是輔助不是全部。大學約等於自學,但自學的收獲絕不僅限於課本知識。在未知的領域裡不斷探索,不斷求知,然後尋找到自己的方向並為之竭力。

 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多出去走走也是好的,短途的長途的,展覽博物館森林公園,什麼都是好的。我一直很喜歡這句話,「你去過的地方越多,對這個世界的偏見就越少。」看到什麽決定我們想到什麽,視野是想法的前提,而想到什麽反作用於我們看到什麽,想法開拓視野。

 去國外念研究所是入學之初就決定好的,成績、實習、文書等都是為此而作出的努力。我覺得其中有兩點較為重要,一是決定要趁早——雖然還是因為英文卡殼了一陣子,不過「偶尔被坎坷绊倒不是坏事,至少证明自己真的在前进」——越晚越易冒進;二是文書很重要,CV的內容要豐富經歷要多彩但不要零散沒有主題,SOP的中心思想要明確理由陳述要清晰。最後要感謝各位師長朋友給予的建議與幫助,平坦了我前行的道路。

 當然最重要的還是以自己喜歡的狀態生活,不管是努力學術,還是專註興趣。對於熱愛的東西,我們才能堅持下去並灌以恒久的耐心。世間的路千千萬萬,總有一條是你熱愛的。

畢業之際,讀到一句話,很喜歡,僅以此獻給所有人——「尚未佩妥劍,轉眼便江湖。願歷盡千帆,歸來仍少年。」

回目錄頁

Back to List